編輯:鄰英時間:2019年02月21日閱讀次數:427
原標題:今天獲國家最高殊榮的倆人有多牛?一個“火藥王”一個“活鐘馗”
今天上午,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,作為我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,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每年評審一次。今年,由兩位科學家奪得,分別是南京理工大學王澤山院士,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預防控制所侯云徳院士。
“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”自2000年設立以來,每年授予不超過兩名科學家,由國家主席親自簽署、頒發榮譽證書和500萬元獎金。
“火藥王”
今年獲得最高榮譽的中科院院士王澤山,被稱作“火藥王”,是中國火炸藥學科帶頭人,是發射裝藥理論體系的奠基人,他也是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“三冠王”,曾獲199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,又先后于1996年、2016年在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上“梅開二度”。
火炸藥是武器能源的核心,高性能的火炸藥是提升導彈、火箭、火炮等武器彈道性能的先決條件。王澤山,60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提升火炸藥的性能,攻克了一系列軍工難題。
青年時他認定“強國先強軍”。1954年,王澤山報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,他是班上唯一自愿學習火炸藥的學生。在他看來,火炸藥雖不比空軍、海軍等專業那般時髦,但“這是國防實力的重要體現,離開它,甚至常規武器都難以發揮作用”。
彼時國內火炸藥的生產和研究都十分落后,主要依靠蘇聯援建。但王澤山知道,跟在別人后面仿制就不可能有創新。20世紀60年代初,他將計算機技術、諾模圖設計原理引入中國火藥學體系,隨后又提出“火炮內彈道壓力平臺”的概念和“彈道性能與裝藥潛能”的理論。
上世紀80年代,王澤山率先攻克了廢棄火炸藥再利用的關鍵技術,把國家每年上萬噸退役或廢棄的火炸藥轉化為爆破、驅動藥劑、化工原料等“寶貝”。
90年代,他又著手研究如何降低武器對環境溫度敏感性這個世界軍事難題。王澤山沒有跟著國外的研究思路,而是獨辟蹊徑地解決這個世界難題。經過一系列材料、結構和工藝的創新,王澤山成功利用燃料的補償效應,發明了一種低溫感含能材料,讓各種火炸藥在不同溫度條件下都能以同一速率燃燒。王澤山介紹,直到現在,這個項目核心的關鍵技術,在各方面優于國外的水平。
2016年,王澤山攻克了國際上至今無法突破的高膛壓、高過載等技術瓶頸,研發出了具有普遍適用性的遠射程與模塊裝藥技術,大幅度提升了遠程火炮的打擊能力。通過實際驗證,我國火炮的射程從此能夠提高20%以上,或最大發射過載降低25%以上,其彈道性能全面超過所有國家的同類火炮。
已值耄耋之年且享譽無數的王院士仍然奮戰在科研一線,一年中有一半時間守在條件艱苦的試驗場。曾師從王澤山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孫金華說,從40攝氏度高溫的鐵礦到零下30攝氏度的靶場,老師從不肯在實驗室里休息,“從他身上,我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以身作則”。
王澤山是一個特別珍惜時間的人。玩微信、學開車、網絡訂票、做flash動畫……大家戲稱80多歲的王澤山是一個如假包換的“80后”,他永遠都在了解和學習最新潮的技術和事物??赏鯘缮阶鲞@一切,并非僅僅是“不服老”,“我主要是為了工作能夠再快些?!蓖鯘缮秸f,學開車是為了方便去工廠測試、實驗;學會使用智能手機,是為了隨時查看保存的設備圖片;在外地出差叫出租車,是省去讓對方派車來接的時間。王澤山不想為任何瑣事浪費研究的時間。
“活鐘馗”
SARS、甲流、埃博拉……百姓對病毒“談虎色變”?!懊突ⅰ鼻秩肴梭w細胞后,大肆破壞人體“化學工廠”,致人生病,甚至奪取生命。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侯云德與病毒“斗”了一輩子,年近九十還在上班。
侯云德是中國分子病毒學的開拓者,也是中國現代傳染病綜合防控技術體系的主要奠基人。直至今日,他仍擔負“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”科技重大專項技術總師一職。
2009年,侯云德院士主導的我國H1N1流感大流行的防控應對和技術攻關,使我國開創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對流感大流行成功干預的先例。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侯云德學生段招軍介紹,全球第一個疫苗用了87天研制出來,這個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。這個疫苗誕生以后,世界衛生組織感到非常驚訝?!?/p>
由侯老提出的不加佐劑、僅需注射1劑,推翻世界衛生組織“需要注射2劑”的專家共識。董小平仍記得侯老力排眾議的場景。聽完研發人員講抗體反應曲線,侯云德立即找到僅注射1劑的理論基礎——他這樣堅持“節約”,正是考慮全國乃至全球的疫苗生產能力和疫苗注射能力。第三方評估表明,得益于正確的甲流應對措施,中國減少2.5億人發病和7萬人住院,減少經濟損失逾2000億元。
近年來,我國對多項傳染病的有效監測和預防都離不開侯云德院士的功勞。
他帶領“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重大傳染病防治”科技重大專項頂層設計了2008-2020年應對重大突發疫情的總體規劃,為我國建立起了一道阻擊傳染病的防線。
2016年的數據顯示,2008年開始的這一專項,經過八年,戰果卓著:艾滋病年病死率從5.8%降至3.1%,乙肝感染率由6.9%降至4.6%,重癥乙肝病死率由84.6%降至56.6%,結核分枝菌檢測時間由4—8周縮短至6小時內。
侯云德還率先研發出國際獨創、我國首個基因工程藥物—重組人干擾素α1b,實現了我國基因工程藥物從無到有的“零”突破。這種創新藥物,對乙型肝炎、毛細胞性白血病、慢性宮頸炎等具有明顯療效。
北京三元基因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永慶說,這種藥進口產品一支約300元,一個療程下來至少要兩三萬元,目前國產的一支約30元,“侯老要求我們繼續研發,把每支降低到10元以內,讓更多人用得起”。
“如果我們將病原比作危害人類健康的地獄魔鬼,那侯院士就是當代人間降魔捉鬼的活鐘馗?!敝袊膊☆A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黨委書記兼法人代表武桂珍說。
除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外,今年的國家獎勵大會還評選出35項國家自然科學獎,其中一等獎2項,二等獎33項;國家技術發明獎66項,其中一等獎4項,二等獎62項;國家科技進步獎170項,其中特等獎3項,一等獎21項(含創新團隊3項),二等獎146項;同時評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7人。
?深圳招商臨時工 最后修改時間:2019-11-15 22:47:39
閱讀次數:347廣佛同城化 數據在這里
閱讀次數:481演出票靠搶是壓力也是動力
閱讀次數:422以權謀學 也是腐敗